在性状分离结果以及对于某些遗传病患病几率的预测过程中,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理解基因决定性状分离状况的原理的过程中,读者对于这对专业术语的把握上可能存在误区。通常而言,在认识DNA,基因以及在基因为决定性状分离结果的蛋白合成编码的模式之前,即开始注意到显性和隐性遗传模式的差异,这是出现疑惑的原因之一。
关键点在于明白:就隐性和显性等位基因发挥功能而言,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或机体体内的机制。事实上,显性等位基因亦无法主导或压制隐性等位基因功能的发挥。某个等位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取决于其编码蛋白的特定的生化属性。
另外,对于隐性和显性基因的认识亦可能缺乏客观性,这又是一个误区。例如,同一个等位基因,在一些人看来是隐性的,而另一部分人可能认为它是显性的。
而下文所举的镰状细胞等位基因,即是一个典型例子。
镰状细胞等位基因
遗传模式
镰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为器官和肌肉受损并引发疼痛。患者体内缺失圆形而又扁平的血红细胞,取而代之的是硬质镰状细胞。显微镜下,常常可在毛细血管内部发现此类长条,楞角分明的细胞,可减缓血液的流速。
如果肌肉或是器官的细胞无法获取充足的氧气和营养成分,即会凋亡。
隐性遗传模式
体内有镰状细胞等位基因的两份拷贝,才会患上此病。仅有一份拷贝,并不足以致病。
尽管此镰型细胞等位基因有致病的危险,但它能使得携带主体对于疟疾有免疫力(疟疾是以蚊虫叮咬为传播媒介的。)是否对疟疾具有免疫力的性状遵循显性遗传模式:体内仅有镰状细胞等位基因的一份拷贝即具有此病的免疫功能。致病等位基因亦可诱发遵循隐性遗传模式的镰型细胞贫血症。我们再度审视上述血细胞的外观形状。镰状细胞等位基因若有两份拷贝,则一般而言,体内还会有许多镰状血红细胞。若生物体体内正常的等位基因有两份拷贝,则体内亦会有圆盘形的血红细胞。而在一个镰状,一个正常等位基因构成一对的情况下,主体体内镰状细胞的数量会相对偏少,而且在特定的情况下,细胞更易成镰状,因而得出的结论是:血红细胞的外形性状遵循共显性遗传模式。
因为体内每个等位基因都有一份拷贝的个体外显居于显性和隐性性状的中间型表型,所以判断此镰状细胞等位基因遵循显性,隐性还是共显性遗传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